7月24日场外配资炒股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介绍“十四五”时期深化医保改革,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,并答记者问。
北京青年报记者提问,随着医疗创新技术的不断突破,国家医保局密集推出了各学科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,来回应这些新技术加快进入临床需求,这些新的价格项目将对群众就医、医院运行、医疗技术的进步带来哪些积极影响?
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施子海介绍,去年以来,国家医保局加快了医疗服务项目立项指南的编制工作,到现在为止已经出台了放射检查、心血管系统等30批立项指南,接下来还会出台一系列立项指南。通过立项指南,逐步实现了医院收费项目一致、收费水平可比。
聚焦科技创新,新增了一批填补诊疗空白、代表科技前沿、满足临床急需的技术项目,加速推动新技术的临床应用。目前已发布的立项指南新增了100多项与新技术相关的价格项目,既激励了医疗机构提供更加丰富的专业医疗服务,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,又助力临床急需的新技术、新产品加快应用,获得收益回报。
施子海举例说,在神经系统立项指南中,把脑机接口单独立项,目前,湖北、浙江等地已经率先落地。在耳鼻喉类立项指南中,设立了人工耳蜗、人工喉等项目,鼓励医疗机构为听力障碍、发音障碍的患者提供诊疗服务。
聚焦优质服务,推出了一系列体现技术价值和劳务付出的价格项目。比如,新设“床旁超声”等价格项目,更好保障老年人看病就医。新设“早产儿护理”等价格项目,鼓励医疗机构为小朋友提供更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。以政府指导价统一规范辅助生殖类价格项目,并新设“分娩镇痛”“亲情陪产”等价格项目,引导医疗机构为孕妈妈提供更加优质的生育医疗服务。
聚焦行业规范,在保障群众看病就医基本需求的基础上,国家医保局积极发挥价格管理职能,推动和引导医疗行业规范健康发展。例如,在不改变美容整形项目市场定价的前提下,通过项目规范改变医美行业项目名称繁多、收费混乱的现状,构建了更加规范、透明、有序的美容整形市场环境,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施子海表示,国家医保局始终旗帜鲜明支持医疗服务供给侧的创新发展,秉持开放态度,畅通新技术、新服务价格项目立项的绿色通道,推动患者急需的创新成果和服务加快进入临床使用、获得合理收益,赋能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,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。
文/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
编辑/马晓晴
(北京青年报客户端)场外配资炒股
配资炒股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